回課程目錄

美軍突擊背心英軍突擊背心在所有二戰時期美軍的裝備服裝中,當時大概就屬這件突擊背心(Assault vest)最具戲劇性。何謂戲劇性?在當時突擊背心發放到少數部隊中,被士兵因不習慣、悶熱、沉重的原因而捨棄,或許在當時而言,它應該被歸納為失敗的設計之一(卻成為現在被廣泛採用之各式戰術背心的開宗始祖),但不可諱言的,突擊背心確實是在D-DAY中具有相當歷史意義的裝備。有趣的是,它居然被遺忘了近50年,多數的相關資料亦已流失;在所有美軍官方資料中,亦不得見為何此裝備沒有被繼續沿用的原因,使它的身分更加如謎題一般難解。

突擊背心是由英國的Rivers-MacPherson上校設計,他於1942年製造出少量突擊背心,並發放至特種部隊測試。加拿大陸軍也生產了少數突擊背心供自己的部隊測試。測試的結果顯示:此設計比起以往的S腰帶載掛與背帶式的裝備組較為優良,成本較低、使用方便。美國的Wayne Allen上校也帶了一件樣本回美國測試,他們也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但由於在二戰中期,已有大量的庫存S腰帶載掛裝備與背帶式的裝備組,若是要全面換發新裝備,生產與製造成本都須重新規劃,因此,突擊背心暫時並不被列入考慮。

而後,由於步兵需使用背包以承載、攜行更多裝備,M1928背包(由一戰M1910背包改良而來)使用的不方便性,以及承載空間的不足,讓美國重新考慮採用突擊背心的計畫。在美國陸軍的記載中,幾乎已難尋獲關於此突擊背心的任何資料,目前唯一保存的資訊是在1944年1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紀錄。突擊背心當初設計用意即是給特種部隊使用,想當然爾,USMC絕對是首選。在他們的資料中顯示,當時總共生產了14,000件突擊背心,其中兩件交由USMC測試。

突擊背心本體採12號棉布料,前方有四個口袋,另外,下擺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手榴彈袋,內有一條16吋的織帶能用來固定手榴彈或煙幕彈;肩上有兩個快速扣環,方便結合其他裝備或槍背帶;背心的接合(前方)亦採用兩個快速扣環,方便快速穿脫。背後有兩個大口袋(取代背包),上面的大口袋左側能固定刺刀,上蓋能結合鏟子等土工器具;下面的大口袋外側有兩條四合扣織帶,能配合口袋縮小或滿載。

腰部共有四組牛眼扣,各組扣環下方均有一個1吋寬橫向的縫口,這個設計一直令人匪夷所思,目前並無任何資料證明是結合何種腰帶或裝備。經測試結果研判,應該是用來結合M1910腰帶勾。然而,或許是趕工或採吋錯誤的緣故,這個設計因誤差而無法正常使用,士兵們往往會自行將牛眼扣下方的縫口割大一些來掛載裝備。也由此證明當初製造此背心的時程相當短而急促,連修改錯誤的時間都沒有。

背心肩上的兩個快速扣也是廣受討論與質疑,它們並無法連結手榴彈,但是在USMC測試報告中卻有極佳的評價,因為它們能連結防毒面具袋或是槍背帶,以便能快速從背心上卸下。在報告中亦指出,突擊背心共有:small、medium、large三種尺寸;然而事實上從未發現small的尺寸,有趣的是,居然曾找到extra large的尺寸。

所有的背心都是在1944年製造,由四家美國公司負責生產:S.Froehlich Co.,、Harian Stitching Co.,、Tweedie Footwear、J.A. Shoe Co.,。Froehlich 、Harian、Tweedie這三家公司所生產的皆為OD#7的深色版,只有J.A.生產OD#7和OD#3兩種不同深淺顏色的突擊背心。這幾家公司所生產的共同特徵是背心上所使用的織帶,都是比較偏向所謂卡其色的淺色調。整體而言,當時大多數的突擊背心主體幾乎都以OD#7為主要用色,並非大家所認知的OD#3或卡其色模樣。

在1944年6月6日到底有哪些部隊使用突擊背心,至今並沒有相當確切的答案。根據部分證據顯示,3,500件突擊背心發放至第1步兵師與第29步兵師,然並無證據顯示此裝備曾發給後勤補給單位或工兵,但是有可能像傘兵靴及坦克兵夾克一樣,有本事的士官兵總是會透過關係搞到自己想要的裝備。很多歷史照片顯示第二突擊隊(2ND RANGERS)和第五突擊隊(5TH RANGERS)穿著突擊背心,但是並不知道這些背心是從哪來的,幾乎所有的突擊隊高級軍官或資深士官都穿著突擊背心,充分享受使用新裝備的優越感。而來源大概和上述的方式大同小異吧!

然而在D-DAY搶灘時,許多士官兵因落水而必須捨棄沉重裝備以求生,突擊背心優點是可以承載相當多的裝備,可是加上本身的重量,卻成為士兵的致命裝備!落水後,背心變得極為沉重,幾乎所有穿著突擊背心的士兵都迅速拋棄它以求自保(幸好它有快速扣設計)。在順利登陸後,所有的突擊背心不是沉沒於大海,就是被捨棄不用。士兵們寧可回頭選擇輕便的傳統S腰帶載掛裝備,而不想再使用又悶又熱又沉重的突擊背心。這戰場上的新寵兒在D-DAY後,迅速地被打入冷宮。

簡單地計算一下,當年總共生產14,000件突擊背心,10,000件發放至實兵單位,兩件交由USMC測試;大概也只剩4,000件的庫存品,扣除自然及人為毀損,存世量應該不超過2,500件。也難怪現在真品突擊背心價格節節升高。

在被遺忘近50年後,世界各國開始重用戰術背心,並且不斷改良。時至今日,所有的精銳部隊無一不使用戰術背心。或許,是某人想起二戰時的突擊背心,使得此設計有重見天日、鹹魚翻身的一天,我們若將它稱為現代戰術背心的始祖,應也不為過吧!也讓這神秘又充滿戲劇表現的突擊背心,重新賦予歷史的價值!

 

 

 

 

補給部製作的突擊背心,所使用的銅質金具80%使用二戰時期庫存真品零件。針對因摩擦可能產生損耗的金具更是不惜成本,特別以陽極電著硬化處理!
為求符合史實,我們放棄討好消費者的考量(OD#3 or 卡其色),堅持推出OD#7版。採吋參照真品及當年USMC採吋圖製造。令我們覺得驕傲的是,當年這件背心最"新穎"的設計--快速扣,也在補給部的努力下完美再現!!一旦快速扣插入扣環中,任你在怎麼用力拉扯口袋蓋也保證無法拉開。然若是正確地拉動快速扣拉柄,不需費力即可輕鬆釋放口袋蓋。目前海外知名復刻商仍無法做到這一點。
另外,礙於體型上的不同,美國A牌已停止生產尺碼M號(38~40)。補給部卻能滿足亞洲朋友的需求,從S~L三種尺碼一應俱全! 售價也比美國廠商便宜!本產品在出廠前已經過預縮和略為水洗舊化處理,您將不必擔心您的背心看起來太新、假假的。
然礙於對品質的堅持,若是庫存料件用盡,補給部在無法妥協的情況下將考慮停止生產此背心。屆時只好向買不到的朋友說聲抱歉了!





以下將補給部的突擊背心,與美國知名復刻A牌作一對照比較,相信眼尖的你,立刻能發現補給部的用心與努力!!

補給部A牌(在前面)

打印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補給部相當注意字體的正確性及大小,甚至印後的效果。
我們目前無法做到A牌粗曠的打印方式。

 

在尺寸及廠印,補給部以當年TWEEDIE為範例,忠實呈現!!
反觀A牌落落大方、簡單扼要的打印,sorry!補給部辦不到。

 

在車縫的部分,補給部除了要求線材的顏色及正確、堅固的車工外,外觀的美感也不容忽視!
一樣地,我們還是學不會如A牌不拘小節的車工方式。

 

即便是內面的車工,補給部也不隨便放過。
A牌的帥氣風格,補給部望塵莫及!


 

 

為求符合當年TWEEDIE廠特色,補給部放棄簡單易做的側面聯結方式。
我們應該學習A牌的簡潔主義,創造更高獲利!

 

 

補給部連腰部的雞眼扣都要求位置的正確性,以及掛載的實用性。
相較於補給部的古板,我們很敬佩A牌如此豪爽奔騰的隨性瀟灑! 讓使用者需腦力激盪如何使用,真是用心良苦!

 

 

補給部的保守與死板又再一次被A牌所擊敗了!
看看A牌這種恣意浪漫的車工,真是太銷魂啊!

 

補給部對於細節的苛求,讓每個部件今生今世都牢牢靠靠的結合在一起。
反觀A牌的前衛開明,充分注意各部件的獨立自主性,讓它們有機會說走就走,翱翔在自己的天空!

 

 

為求再現當年設計者的巧思,補給部為了這個環節兢兢業業,成功地讓"快速扣"再生!
相較於補給部的食古不化,A牌的創新大膽,讓口袋蓋能達到不扣會開、扣了再開的最快速境界。真是令人大呼過癮!

 

 

左右兩側的手榴彈袋,原設計內有一條長16吋的織帶,用來固定手榴彈。這個不實用的設計,補給部理所當然照本宣科。
A牌仍重視年輕活力,打倒"長"不見得好用的迷思,只帥氣地給了6吋餘,就能迷倒一堆洋人,成功地印證年輕的好體力!!

 

再次看看A牌的無拘無束、充滿變化性的設計,相同的部件有各自不同的個性與造型,讓整件背心充滿許多的小驚喜,真是讓人不覺莞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