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德軍手持兵器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資料由http://bbs.tiexue.net/post_2319759_1.html轉貼

(1).jpg

德国在1898年采用毛瑟98式步枪,融合了第一次大战的实战经验加以改进,首先有98a,仍然是29.1寸枪管,但是采用了下弯式的拉机柄。后来有 98b,是缩短枪管为23.6寸的骑枪,或称卡宾枪型。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合约的限制,不能制造或出口军用武器,但是德国仍利用西班牙内战及与瑞士等国家兵工厂合作的机会,继续研发。

 

(2).jpg 

 

 

1924年毛瑟厂推出了标准型的民用步枪,但事实上是98式步枪的改良型。标准型的名称是因为枪管长为60公分(23.6寸),步兵及骑兵通用。事实上标准型也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如今尚为人所知。中国在30年代采购了一批该型步枪,毛瑟厂奉送图纸,进行仿造,称之为“中正式”。 

在1935年德国正式采用短卡宾98式(Karabiner 98 kurz),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战之后,为德国的主力步枪。其间经过多次设计更改,大多是为了易于生产,例如枪托底部在1944年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冲压钢板。一般而言, 1944年之后的98k,因为战争形势的转变,质量也每况愈下。后期的一些步枪,连刺刀座都省略了。  

98k的特征:除了标准毛瑟的刺刀座、叶片保险、分岔左枪栓闭锁榫和弹壳片外,还有在左侧的枪背带、准星护罩、下弯拉柄、枪托在拉柄头位置有对应凹槽、枪托中间有供分解撞针用的金属洞等。

(3).jpg (4).jpg (5).jpg (6).jpg

 

 


 

德国屠刀 “毛瑟”98K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x57mm

枪管长度: 23.6”

枪重: 8 lbs 9 oz

 

(7).jpg

 


 

 

M1888老套筒国军二线部队很多,主力用的是国军制造的是毛瑟标准型步枪“中正式”,后人给安了一个毛瑟M1924的称号。是M1898的改良。其实和当时的捷克造血缘更近,属于德国1战战败后,绕过条约,转移国外生产的一种“运动步枪”。捷克 比利时等国大量制造。 

其实M1924和98K都是M1898的缩短改良型,但是M1924出现早,改的没有98K透彻。理论上,中国从来没有正规贸易进口过98K,传说最后一批到货的M1924和98K一样都是弯拉机柄,几乎一样了。中国大批买的还是捷克造(可能比德国便宜,政治障碍也少)  

M1924比比M1898短,符合当时步枪卡宾化的潮流,但是遇到还停留在一战水平的鬼子陆军就吃亏了。因为38长,不能避免拚刺刀的中国战场,长了占便宜。。。。。。  

38其实不是什么好枪,是对一款6.5mm老式毛瑟步枪(M18XX)的拙劣仿制。。。。在中国战场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多数中国军队还在用清朝时代的汉阳造,少量新款毛瑟由于工业基础不行,“做工”很差,毕竟武器纸面参数无用,实际表现还要看工业制造力。 

最好的“中正式”是金陵兵工厂产,可惜南京很早就沦陷了  

需要说明的是 M1888 委员会 步枪 是德国军械部门私自篡改毛瑟设计的产物 毛瑟从来不承认这款产品 很快就被M1898所取代 中国汉阳造是M1888基础上参照M1898弄出的特色产品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5 Thu 2008 17:25
  • Pak 40

PAK40系列炮和苏联76。2毫米炮的比較

40式反坦克炮,这是德国自己设计的一种口径为75mm的火炮,为了生产这种火炮,早在1939年,德国陆军就已与克掳伯(Krupp)公司和莱茵一博西格(Rheinmetall-Borsig)金属公司分别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忙于其它任务,因此,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这两家公司都还没有为这种火炮作好生产准备。而当现有武器的局限性一经发现之后,这两家公司便立即加快了40式反坦克炮的合同进度。

十分懂得战时对兵工产品需求量巨大的莱茵-博西格金属公司,率先生产了一种标准型号的等口径火炮,这种火炮在结构上与当时已经装备并且取得很大成功的38式50mm反坦克炮相同。而克掳伯公司设计的则是一种新的锥膛火炮,为了与其它火炮加以区别,将其取名为41式反坦克炮。由于40式反坦克炮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掌握的优点,因此赢得了合同,并且投入了大批生产。这种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卓著,而它所具有的在1000m距离上,着角为30度时,可以穿透94mm(3.7in)装甲的穿甲威力,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令人满意。后来,在一段时间以后,又提出了第二种计划,因为必须为这种火炮的简单性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火炮重达1 t 9 cwt(即1498.2kg),炮手班难以进行操作,而在俄国境内,在春季雪融或冬季泥泞时,有很多性能完好和得心应手的火炮,就是由于炮手班无法将它们拖到拖拉机能够到达的地点,而不得不被忍痛抛弃掉。

莱茵梅塔尓公司制 7.5cm pak40.L/46
炮身长:3.7m 重量:1425kg 初速:792m/秒

50mm PAK38型的改进型。莱茵梅塔尓公司和克耳普公司间竞争时莱茵梅塔尓公司开发出来的炮型。因为之前的3.7cm PAK35/36等炮型的经验而被军队采用。自1942年春的哈尔科夫会战起被投入实战。

发射速度14发/分、炮身寿命可支持600发、装甲贯穿力是在1000m的直角穿透116mm、1500m的直角穿透102mm。

开战前期,在苏联境内的德军遭遇了装备1936年式榴弹炮的苏联红军炮兵师,该炮的炮口初速达到了706米/秒,发射普通榴弹炮时射程可以达到13600米,是苏联红军手中当时同等口径榴弹炮射程最远的火炮,而同样装备苏联红军炮兵师的1927年式76.2毫米口径榴弹炮由于是以1902年式榴弹炮为基础研制,所以和1936年式相比,性能差距较大。在1936年式榴弹炮基础上,苏联又发展了1939年式榴弹炮,为了加快研制进度,该炮采用1936年式榴弹炮上50%的零部件,针对后者炮架过重,严重影响机动性的不足,1939年式榴弹炮对炮架进行了简化,随后重量大大减轻,同时还采用了套筒簧取代了原来的板弹簧,增强了行军过程中对不良地形的适应性。虽然该炮投入使用的时间不长,不过在1941年底,德国陆军就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该型火炮在服役,德军为其分配编号为FK 297(r)。该炮已经对1936年式榴弹炮进行了大规模改进,但从一线部队使用的情况来看,红军士兵还是嫌该炮过于笨重,使用过于复杂,而且该炮成本过高,不能大规模生产。1941年底,红军炮兵部队接收了一种新型76.2毫米火炮,即1941年式ZIS-3加农炮,由位于高尔基的工程师A.E.克佛洛斯汀、E.A.萨金和A.F.戈尔迪埃夫在威斯利·格拉宾将军的领导下设计,和1939年式相比,该炮保留了前者的火力性能,但简化了设计,重量减轻,便于机动和快速作战,而且ZIS-3的生产时间减少了1/3,生产成本降低了2/3,生产该炮的主要兵工厂有位于高尔基的92兵工厂和位于沃特金斯克的235兵工厂,德军曾缴获了相当数量的ZIS-3,其在德军中的编号为FK 288/1(r)。德军士兵非常喜欢使用该型火炮,德军高层有关该炮的记录如下:我们的反坦克火力在45毫米反坦克炮退役后大大被削弱,而事实证明,过早丢弃缴获的ZIS-3火炮同样也是不明智的,ZIS-3火炮的反坦克能力使得一般的专用反坦克炮相形见绌。从德军的评价中可以看出,ZIS-3同样具有优秀的反坦克能力,该炮的炮口初速为680米/秒,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90毫米厚的装甲,在当反坦克炮使用时,该炮的命中率和摧毁率是相当高的。由于该炮炮口初速高,攻击坦克所需时间少,所以通常在炮弹出膛后不久就听到炮弹撞击坦克装甲的碰撞声,这表明敌方坦克已被摧毁,所以德军士兵亲切的称其为“急速响”。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1 Tue 2008 00:46
  • MP-40

資料來源:http://www.qxwar.com/read-htm-tid-3824-fpage-0-toread--page-1.html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很多新式武器,在步兵领域由于MP-18I冲锋枪的横空出世,这种质量小、火力猛、机动性良好的兵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后,各国逐渐认识到了冲锋枪的作用及它带来的步兵军事变革,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特别是欧美等国纷纷将之作为军队的单兵制式装备,诸如伯莱塔-42、PPSH-41、汤姆生、斯登等行色各异的冲锋枪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而这其中当数德国的MP-40冲锋枪最为出众,那么今日就让我们细细的回味一下这款极具有“现代”色彩的老枪。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的弹夹可装32发9×19mm帕拉贝鲁姆手槍弹


MP-40冲锋枪的历史

说起MP-40冲锋枪就不能不提它的前身MP-38冲锋枪。二十世纪30年代,战争的乌云弥漫着整个欧洲的天空,NZ德国逐渐重新武装自己的部队,其开始将重点放在坦克、飞机以及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上,但随着德军“闪电战”理论的逐步形成,德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也得到了迅速扩充。同样是为适应“闪电战”快速突击作战,特别是近距离突击作战的需要,德国步兵迫切要求武器具有较高的射速和火力持续能力;与此同时,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对单兵武器的特殊需求也就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为适应将来步兵乘车战斗和空降作战的需要,德军需要配备一种短小轻便、火力适中的轻型武器。而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这款二战名枪的出世。



事实上早在1936年埃尔马兵工厂就为德国警察和边防巡逻队研制出了MP-38的样枪,并颇受好评。而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德国兵工企业的“元老”,埃尔马兵工厂自然不可能放弃,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以及敏锐的商业触觉,埃尔马竞标成功并在原有样枪的基础上,仅用两个星期就设计成功了新的样枪,紧接着便赋予了其型号--“MP-38冲锋枪”,并很快正式列装,从此,MP-38/40冲锋枪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MP-38/40


MP-38冲锋枪人机功效合理,分解结合不用专门工具,非常方便,并大胆率先运用了模锻成型的铝合金握把/发射机组件,以及模注成型的塑料护木和握把护板。但由于该枪是通过将拉机柄推入机柄槽内的缺口实现简易保险的,这种保险机构可将枪机挂在后方位置,但动作不可靠,容易走火。由于该枪在部队使用期间暴露出一些缺陷,且价格昂贵,不时引来了诸多抱怨。

由于槍支设计合理和德国人那严谨认真的性格,MP-38冲锋枪一开始就为武器的设计者以极大的创作空间。很快,德国人便对该枪作了改进,主要对之简化了加工工艺和降低成本并修正了部分槍支的缺陷,使得其更可靠且更利于批量生产,这就是这就是著名的MP-40冲锋枪,MP-40主要是将MP-38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也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了保险作用。

此后德国人又对MP-40冲锋枪过几次改进,除了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的的改进外,在结构上也有较大改动,其中较为成功的是MP-40Ⅰ式冲锋枪,其大量采用冲、焊、铆工艺的零部件代替MP-38/40式所用的机加工工艺的零部件,其中包括退壳挺、弹匣卡笋、发射机框和节套等。

MP-40最后一款改进型号是MP-40Ⅱ式冲锋枪,其主要是将两个标准的MP-40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一个特殊伞形弹匣座内横向滑动。当左边一个弹匣打完时,推弹匣座向左,使右边的一个弹匣正好对正供弹口,如此转换达到增大火力持续时间的目的。这种改动使原来的造型遭到了破坏,全枪也增加到5.5kg。据说此画蛇添足之举,是为抗衡苏联红军的PPSH-41冲锋枪。由于这种方式并不受前方欢迎,故其生产数量非常有限,且到1943年底才投入使用,因此配备数量不多。其实把两个普通弹匣绑到一起用,也远比这样改动强百倍。MP-40冲锋枪虽经过多次改进,却一直没有改那个双排单进的弹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由此可见,人总是不能完全摆脱他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局限的。在1940-1942年间,德国的兵工厂总计生产了1037400支MP-38/40冲锋枪,相对而言MP-40产量并不多(注:PPSH在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500万支,斯登为400万支),因此即便是在战争后期冲锋枪在德国军队中仍然是一种“奢侈品”,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毛瑟-98K步枪。此外二战中,德军的MP-40冲锋枪也深受盟军官兵的喜爱,并把它称作施迈塞尔(SCHMEISSER)冲锋枪,但事实上MP-38冲锋枪是出自工程师弗尔默(Follmer)之手,而施迈塞尔则根本就没有参加过MP-38或MP-40的设计。

 

mp38

MP-40冲锋枪的机构特点

MP-40冲锋枪的枪枪托展开长833mm,折叠长630mm;握把后弯至弹匣前缘340mm;前后背带环间距387mm;枪托长243mm;枪尾至照门187mm。这一点的设计恰倒好处,以一名身高为1.73m(1.68~1.78m的平均值)的健康男性青年为例,该枪枪托展开时的长度是身高的0.48倍,枪托着地,手正好能舒适地扶着枪口;该枪枪托折叠的长度,与手臂基本等长,是人体宽度的1.5倍,这个长度是最为人乐于接受的长度之一综合考核MP-40冲锋枪的人机功效,可以认为,该枪是总体结构、造型布局和战斗使用三个方面辩证统一的典范,是为实现人机最佳结合考虑周到的冲锋枪之一。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为片状,表尺为U型缺口照门翻转式,射程装定为100m和200m,下方有枪管增强护杆和凸;弹匣与枪身成直角配置;握把纤细,倾角为120°;机匣、弹匣座、护木以及握把上的加强筋和纹理,均与枪管轴线平行,使全枪线形流畅,棱角分明,富于勇猛冲击的动感。加之它黑色亚光的枪身和褐红色的护木与握把护板,使全枪浑然一体,富于沉着、坚实与果敢的个性特点,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实战使用时,MP-40冲锋枪枪声清脆,节奏明快,富于猛烈突击的快感。

MP-40分解图


MP-40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该枪的机匣用钢管制成,发射机框为阳极氧化处理的铝件,握把和前护木均为塑料件。枪口部有安装空包弹射击用的螺纹,螺纹上装有保护衬套。枪托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后正好位于机匣下方。

 

此外,让人不禁惊叹的是该枪的设计者对战斗使用条件、环境以及使用的方便性考虑得相当周到。其准星横向可调,表尺射距可换;拉机柄在左侧,左右手射击都很合适。为了避免“走火”,当枪机在前方位置时,可将拉机柄推入机匣拉机柄槽的保险缺口,使枪机不能拉动。当枪机在后方待击位置时,拉机柄可挂在机匣拉机柄槽后端的保险缺口内,不能偶发;该枪的前背带环可左右换向,为各种战斗勤务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左侧按压枪托回转轴上的枪托卡笋,即可展开或折叠枪托。这种结构后来被AK-47S自动步枪采用;为适应乘车作战的需要,MP-40冲锋枪的枪管和战车射孔相匹配。枪管下方的加强支杆用于稳定地将枪口伸出射孔外射击,同时,加强支杆前下部的凸块,可以避免射击时因车辆颠簸将枪口抽回车内的危险。在枪口部旋有枪口套,旋下枪口套,可以换装消焰器或空包弹助退器。准星座前上方的弹簧定位销,可固定兼有防尘和通条导管功能的枪口帽。这些设计后来也都被用在AK-47/AKM系列步枪上。 

另外,该枪在设计上力求使零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以适于各个机械加工厂大批量生产,这一点在战时非常重要。由于枪身大量采用冲压件,也减轻了武器的质量。

 

MP-40冲锋枪的内涵及深远影响

MP-40冲锋枪可以说是一件充满了现代科技内涵的精品。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它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运用了人们在60年代以后才逐步认识并加以关注的概念。60年代初,美国M-16步枪大量使用了铝合金和塑料等一些新的材料,同时也在自动原理和制.造工艺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结构和新工艺。然而,这些所谓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MP-38和MP-40冲锋枪早就开始采用了。就结构来说,MP-38和MP-40冲锋枪抛弃了以前冲锋枪的木质固定枪托、护木,弧形表尺,包络式枪管护筒的结构以及粗大笨重等特点,率先以钢管折叠枪托、翻转式表尺、裸露式枪管取而代之,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短小精悍的冲锋枪。就材料来说,MP-38以至MP-40冲锋枪在世界上率先采用了模锻成型的铝合金握把/发射机组件,以及模注成型的塑料护木和握把护板。就工艺来说,MP-40冲锋枪大规模简化了制.造工艺,将机匣、抛壳挺、弹匣卡笋等原先是机加工的零部件也改为冲压制.造,使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它的经济性有口皆碑。 由于性能优良,直到60年代仍有一些国家使用这种枪。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的性能数据:

型号----MP-40

产地----德国

口径----9mm

初速----381m/s

表尺射程----200m

理论射速----500发/min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32发

全枪长:

枪托打开----833mm

枪托折叠----630mm

枪管长----251mm

膛线----6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

MP38式----4.086kg

MP40式----4.027kg

实弹匣质量----670g

准星----片状

照门----U型缺口式

配用弹种----9×19mm帕拉贝鲁姆手槍弹

手持MP-40的德军兵人模型

 

NZ德军的象征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www.qxwar.com/read-htm-tid-68914.html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