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forum.timway.com/f/blog.php?tid=228130

各位:二戰蘇聯 T-34 坦克車之發展史實是一條頗漫長之路,而它的起點/起源,可能你們並不相信- - -美國的 Christie Tank。

在1930年, 蘇聯美國一坦克車發展商,Mr John Walter Christie 購入了兩輛試驗性的坦克車,由發展商命名為M-1930,即 Christie Tank 。 但蘇聯只是購入了車身底盤/部,並沒有連砲塔一起購買。   這兩輛沒有連砲塔的坦克車,於1931年初運回蘇聯後,馬上進行詳細的檢驗與測試。  最後, 蘇聯憑這兩輛 Christie Tank ,從而發展出其 BT-2、BT-5、BT-7 坦克車系列。 美國軍方卻沒接納 Christie 坦克車
1.jpg2.jpg
(以上是 Christie Tank 的圖片/照片)


Christie Tank 的傳動系統與懸掛系統之特徵:
3.jpg

從以上圖片中,你們可以看到它的懸掛彈簧之位置和形狀,但當車身裝甲加上後,便再看不見。    Christie Tank 的傳動系統是頗獨特,因它能夠以履帶行走外,更能夠僅以它的八個路輪/road wheels(每邊四個)去行走(即不用履帶)。  
4.gif


初時小弟懷疑/猜當它只用路輪去行走時,若要轉向時會否是去制動一邊的動力輪?  答案是不會。 你們看看以上圖片,最右面的路輪是有轉向系統,而最左面的路輪是有動力的。

相同的一輛車(即相同馬力),在混凝土鋪成之路面上行走時,用路輪行走會快過用履帶去行走。 在田野/荒野時(沒有路面),則不但剛相反,有時用路輪根本沒法去通過。  

在1933年,蘇聯從 BT-7M(亦有人稱為 BT-8 ),去發展一後繼者---A-20。它的傳動系統也是可用履帶行走或路輪去行。  每邊有四個路輪,而主炮是 45mm。
5.jpg 6.jpg
(以上是 A-20 的照片)



但這種可用履帶行走或路輪去行的傳動系統,並不受人歡迎,所以在1937年,一輛由A-20 變體出來的坦克車開始研製,它只能用履帶行走每邊有五個路輪,它的最厚裝甲度是 30mm,主炮是用 L-10 76.2mm(23.7 clb),即 76.2mm/L23.7 。最初它名叫 A-30 但不久改為 T-32 。
7.jpg
(以上是 A-30/T-32 的照片)


最後,T-32 的最厚裝甲度增加到 45mm,亦用了較寬的履帶。  之後它被命名為  T-34 。 最初期的 T-34 生產於1940年,即T-34/1940, 主炮是用 L-11 76.2 mm/L31.5 。  除了炮身較稍後期為短外,炮盾外的復進機(recuperator)外形也較特別 , 此外它有雙車頭燈。
8.jpg

(以上是 T-34/1940 的照片)


之後的 T-34,主炮是用 F-34 76.2mm/L41.6。
9.jpg

(以上是 T-34/1941 的照片)


看不到的弱點:
儘管 T-34 的裝甲厚度與火力皆勝過軍的早期三號坦克車,但它本身郤有隱憂:T-34 砲塔只能有二人,即沒有裝填手,司令員沒有司令塔,只有司令員和鴐駛員有內部通訊系統。  至 T-34/85 出現,它 的砲塔才能容下三人。


軍的三號坦克車以全速行走時,在 150-200米 之距離才被聽到。  而T-34  以全速行走時,在 450-500米 之距離已被聽到。 軍的三號坦克車最高時速可達 69.7 km/h,而 T-34 最高時速只有 48.2 km/h。

T-34 是首輛以傾斜裝甲作大量生產的坦克車。  相同厚度而傾斜的裝甲,其防彈能力是高於垂直的裝甲。  但缺點是空間較為狹窄。

***以上的圖片、照片,來自  www.battlefield.ru  。***


履帶和路輪可併用的傳動系統,在蘇聯不歡迎之原因。

關於上述履帶和路輪可併用的傳動系統,在蘇聯不歡迎, 在下試猜、略述其原因。      

1)增加坦克車重量。 這點在下認為是會有,但以整體坦克車重量來看,那額外之路輪轉向系統和將動力傳給一路輪之系統,在重量是上不會太大。   

2)增加生產成本。  在下覺得不只在於製造單一坦克車上,而是要額外去生產那些路輪轉向、動力系統的配件、零件,以備坦克車日後作維修之用。           

3)增高坦克車損壞的機會。  越多元件、配件,其損壞、要維修的機會越高。

4)增加補給上的壓力。 和第3點類同,即補給時,要同時運輸那額外系統的元件、配件。   

5)沒有實用價值。  以上1-4點皆不及這點重要。  大多數戰場、戰線上是在荒野/田野上,根本用不上那路輪傳動系統,因沒有混凝土鋪成之路面。  當然,車輛由後方/廠方至戰場、戰線之間,是會有道路。  但通常這麼大之距離,一般是會以火車、坦克運輸車作運輸工具(即坦克車本身是不用動)。  若坦克車本身作這麼大之距離行走,是會加速本身傳動、動力系統上的損耗量。

以上之原因,最終導至蘇聯在開發 T-34 時,只用履帶行走系統。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了。

在首次袭击得手后,希特勒调集了40个师、6000门大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8月中旬,希特勒的部队兵临城下,希特勒得意忘形地向全世界宣布:要在9月1日前占领列宁格勒。他没想到,这一仗一直打到了1943年1月。

900个日日夜夜,战火、饥饿、寒冷、死亡如厚重的阴云,笼罩在列宁格勒上空。不包括军人在内,这座没有被德军攻陷的城市付出了80万平民被饿死、冻死的代价。那是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在彼得大帝建造这座城市以来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也使其成为了二战时期苏联十大英雄城市中上演的最悲壮一幕的舞台。

无名战壕

出圣彼得堡20多公里往 莫斯科方向去的公路上,有一座无名的桥。桥头摆放着两门野战炮,指向城外的方向。桥下是一条宽50多米,两端望不到头的深沟,沟里没有水。这不是干涸的河床,而是一条战壕,乱草下遍布着已经被深埋的钢筋水泥制成的反坦克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偶尔露出的一角向人们诉说着陈年往事。

为了抵抗德军对这座城市进攻,到底有多少妇女、老人和孩子挖过这条战壕,谁也说不清楚,唯一可以用的一个词就是“全城出动”。在列宁格勒城外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上,这条战壕,成为了包围列宁格勒的唯一屏障。

由于列宁格勒人民誓死捍卫列宁格勒的殊死抵抗,希特勒扬言9月1日前占领列宁格勒的计划很快成了泡影。德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9月初到9月下旬,德国进攻列宁格勒的半个月内,死伤官兵17万人,损失飞机300架、坦克500辆、大炮500门。德国负责进攻列宁格勒的莱布元帅焦头烂额,不能不向希特勒告急:

“我军死伤惨重,剩下的兵力已无法向列宁格勒进攻了!”希特勒接到报告后,暴跳如雷,痛骂莱布的无能,并疯狂地叫嚣道:“给我把彼得堡(又名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维埃作出决定,将彼得堡命名为列宁格勒)城从地球表面抹掉!”

德军使用了更阴险毒辣的计策:从陆海两方面严密封锁列宁格勒,同时日夜不停地轰击,企图迫使城内的军民整天呆在防空洞里,无法进行抵抗。

 

125克黑面包

如果你对俄罗斯人说起“125克黑面包”,那么他的反应一定是列宁格勒保卫战。125克黑面包几乎可以和列宁格勒保卫战画上等号。在德军重兵围困列宁格勒的日子里,按照最大的供应能力,列宁格勒的平民每天所能得到的唯一的食物,就是这125克黑面包。

在俄罗斯二战历史纪念馆关于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全景画厅的一个角落里,你可以看到一位老妇人在一个高高的柜台窗口里领取125克黑面包的画面,那个场景就像是在银行领取巨款一样紧张和凝重。

在德军的围困下,这座城市几乎丧失了全部外部供应的渠道,人民在冬天只有凿开厚厚的冰面,才能得到饮用水。1941年11月下半旬,列宁格勒的粮库终于枯竭了,列宁格勒全城陷入危急关头。

但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他们想尽种种办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冰封的拉多加湖上开辟了一条冰上运输线。这条运输线联结拉多加湖东西两岸的运输线,列宁格勒终于取得和外界的支援了。这条冰上运输线被列宁格勒人民亲切地称为“生命之路”。

狡猾的德军很快发现了“生命之路”,他们派飞机整天轰炸湖面,冰面常常无法通车。英勇的列宁格勒居民以顽强的斗志和勇敢的牺牲精神,终于保住了这条“生命之路”。

60辆卡车在“生命之路”上昼夜不停地行驶着,勇敢无畏的司机们冒着生命危险,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把粮食、燃料和各种急需物品运进城里,同时又把城内的老人、儿童、妇女、伤员和重要的文化珍品撤离城市。由于全城人民的团结互助,由于司机的昼夜奋战,列宁格勒的人民终于摆脱饥饿的威胁了。

在被围困的900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没有寂寞,这个城市依然在正常的运转着,人民的生活依旧继续。

这一切困难都没有击垮列宁格勒人民,他们在广场上种卷心菜,在剧场里开音乐会,在废墟前谈天下棋,在地下室制造枪弹……

80万平民死于寒冷和饥饿

在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日子里,苏军最高统帅部曾不止一次想放弃这座城市,因为它已经守得太久了,在那里所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结局的城市外围拉锯战。但是,朱可夫将军力排众议,坚持守住列宁格勒,这最终使得没有一名德军踏入这座伟大的城市。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列宁格勒被冻死、饿死的80万平民,是他们用生命守护了这座在俄罗斯历史上具有伟大象征意义的城市。当你看到街头上运输尸体的独轮车缓缓而过,当你看到一名老妇人本想去安葬另外一具尸体,最后自己却倒在路边永远没有醒来的画面的时候,你不能不为这座城市的人民所感动。

1942年4月,全城存下了12天的粮食,从而粉碎了希特勒妄图困死、饿死列宁格勒人民的阴谋诡计。

1943年1月,苏军开始反攻了,2000门火炮和迫击炮一齐轰鸣,列宁格勒的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德国法西斯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围困,终于被突破了。


1943年1月18日,列宁格勒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列宁格勒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到处都是“乌拉,列宁格勒”的欢呼声。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列宁的城市永远是我们的!”

列宁格勒,尽管这个名字已经尘封在历史的名册里,尽管它的今天是那样的美丽,但是你不要忘记那900个白天和黑夜,那是一个城市最为悲壮的一页。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5 Thu 2008 17:25
  • Pak 40

PAK40系列炮和苏联76。2毫米炮的比較

40式反坦克炮,这是德国自己设计的一种口径为75mm的火炮,为了生产这种火炮,早在1939年,德国陆军就已与克掳伯(Krupp)公司和莱茵一博西格(Rheinmetall-Borsig)金属公司分别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忙于其它任务,因此,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这两家公司都还没有为这种火炮作好生产准备。而当现有武器的局限性一经发现之后,这两家公司便立即加快了40式反坦克炮的合同进度。

十分懂得战时对兵工产品需求量巨大的莱茵-博西格金属公司,率先生产了一种标准型号的等口径火炮,这种火炮在结构上与当时已经装备并且取得很大成功的38式50mm反坦克炮相同。而克掳伯公司设计的则是一种新的锥膛火炮,为了与其它火炮加以区别,将其取名为41式反坦克炮。由于40式反坦克炮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掌握的优点,因此赢得了合同,并且投入了大批生产。这种火炮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卓著,而它所具有的在1000m距离上,着角为30度时,可以穿透94mm(3.7in)装甲的穿甲威力,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令人满意。后来,在一段时间以后,又提出了第二种计划,因为必须为这种火炮的简单性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火炮重达1 t 9 cwt(即1498.2kg),炮手班难以进行操作,而在俄国境内,在春季雪融或冬季泥泞时,有很多性能完好和得心应手的火炮,就是由于炮手班无法将它们拖到拖拉机能够到达的地点,而不得不被忍痛抛弃掉。

莱茵梅塔尓公司制 7.5cm pak40.L/46
炮身长:3.7m 重量:1425kg 初速:792m/秒

50mm PAK38型的改进型。莱茵梅塔尓公司和克耳普公司间竞争时莱茵梅塔尓公司开发出来的炮型。因为之前的3.7cm PAK35/36等炮型的经验而被军队采用。自1942年春的哈尔科夫会战起被投入实战。

发射速度14发/分、炮身寿命可支持600发、装甲贯穿力是在1000m的直角穿透116mm、1500m的直角穿透102mm。

开战前期,在苏联境内的德军遭遇了装备1936年式榴弹炮的苏联红军炮兵师,该炮的炮口初速达到了706米/秒,发射普通榴弹炮时射程可以达到13600米,是苏联红军手中当时同等口径榴弹炮射程最远的火炮,而同样装备苏联红军炮兵师的1927年式76.2毫米口径榴弹炮由于是以1902年式榴弹炮为基础研制,所以和1936年式相比,性能差距较大。在1936年式榴弹炮基础上,苏联又发展了1939年式榴弹炮,为了加快研制进度,该炮采用1936年式榴弹炮上50%的零部件,针对后者炮架过重,严重影响机动性的不足,1939年式榴弹炮对炮架进行了简化,随后重量大大减轻,同时还采用了套筒簧取代了原来的板弹簧,增强了行军过程中对不良地形的适应性。虽然该炮投入使用的时间不长,不过在1941年底,德国陆军就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该型火炮在服役,德军为其分配编号为FK 297(r)。该炮已经对1936年式榴弹炮进行了大规模改进,但从一线部队使用的情况来看,红军士兵还是嫌该炮过于笨重,使用过于复杂,而且该炮成本过高,不能大规模生产。1941年底,红军炮兵部队接收了一种新型76.2毫米火炮,即1941年式ZIS-3加农炮,由位于高尔基的工程师A.E.克佛洛斯汀、E.A.萨金和A.F.戈尔迪埃夫在威斯利·格拉宾将军的领导下设计,和1939年式相比,该炮保留了前者的火力性能,但简化了设计,重量减轻,便于机动和快速作战,而且ZIS-3的生产时间减少了1/3,生产成本降低了2/3,生产该炮的主要兵工厂有位于高尔基的92兵工厂和位于沃特金斯克的235兵工厂,德军曾缴获了相当数量的ZIS-3,其在德军中的编号为FK 288/1(r)。德军士兵非常喜欢使用该型火炮,德军高层有关该炮的记录如下:我们的反坦克火力在45毫米反坦克炮退役后大大被削弱,而事实证明,过早丢弃缴获的ZIS-3火炮同样也是不明智的,ZIS-3火炮的反坦克能力使得一般的专用反坦克炮相形见绌。从德军的评价中可以看出,ZIS-3同样具有优秀的反坦克能力,该炮的炮口初速为680米/秒,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90毫米厚的装甲,在当反坦克炮使用时,该炮的命中率和摧毁率是相当高的。由于该炮炮口初速高,攻击坦克所需时间少,所以通常在炮弹出膛后不久就听到炮弹撞击坦克装甲的碰撞声,这表明敌方坦克已被摧毁,所以德军士兵亲切的称其为“急速响”。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課程目錄

傘兵在二戰時,就像一戰時期的裝甲兵,屬於新銳兵種。除了獨樹一幟的M42傘兵服外,基本單兵裝備的組成,雖說與步兵並無太大差異,然而為因應其特殊的作戰方式,讓傘兵們在標準規格化的個人裝備中,造就出獨特而搶眼的外在形象。其中,部分因作戰需求所專門發展的個人配備,不見得起眼,卻是構成我們腦海中二戰美軍傘兵形象的重點要素。以下茲就傘兵個人裝備作一概略介紹。

傘兵盔
依細部形式不同又可分為M1C、M2D等型號,與一般步兵盔的最大差別在於內盔增加了左右耳際的A型加強邊,藉以串聯皮下巴片。外盔的下巴帶末端設置了一組四合扣,用來與內盔固定,降低空降時內外盔脫離的機率,而M1C與M2D的差異則僅在於外盔下巴帶固定環的不同。詳細內容請參閱http://supplysection.com/class/class_helmet.htm

傘兵型急救包
內含一個急救繃帶組、止血帶以及一劑嗎啡。許多傘兵都將此型急救包綁附在鋼盔的偽裝網或是M36背帶上。傘兵仍有配發使用一般的急救繃帶組。

腕帶式指北針
外型看起來像是一支大手錶,佩掛方式也和手錶相同;讓傘兵在天旋地轉的空降過程中,仍能辨別方位。與一般指北針不同之處在於內部裝填著油。

M3格鬥刀
嚴格說來,這把刀算不上是傘兵專用裝備,許多步兵也有配發;然而在諾曼地空降時,傘兵們幾乎是人手一把,不是綁在手臂、就是綁在小腿上,幾乎已經成為傘兵們的標準配備了。

M2傘兵摺刀
摺刀具有簧力,按下刀側按鈕即可自行彈出,用來割斷纏繞的傘繩或任何它能割斷的東西。M42傘兵服胸前的小口袋就是用來放置這把小刀的。

M4救生背心

空降配備。本來是發給飛行組員的救生背心,而為了防止(減少)在空投時落水遭溺斃的意外,傘兵們也都穿上這件像幼兒圍兜的黃色背心。由於用途固定,往往成為傘兵平安落地後第一個丟棄的裝備之一。

腿掛物資袋(腿袋)
空降配備。由英國人設計的「傘兵改裝套件」,使他們在空降時能攜帶更多的物資,容量大、使用也方便;但由於固定機制設計不良,很多傘兵是在跳出機門時見上它最後一面,從此再沒相逢。


T5傘包
空降配備。傘兵最重要的裝備就收在這裡頭。

繩索
幫助傘兵們從高處落地的重要工具。這裡所指的高處,是指樹梢、屋頂、甚至懸崖這種不小心飄落的地方。

M1938 皮革手套
這雙本來為山岳部隊所開發的手套,靠著傘兵的愛用而出名,最後也成為傘兵行頭的正字標記之一。

M1910 傘兵用T型鏟
一般的M1910鏟的木柄很容易在跳傘時折斷,因此傘兵們自行將木柄截短,保留T型手柄部位,創造出了專用的T型鏟。實際上外型與一般通用的單兵裝備並無二狀。

響片

是根據82空降師的作戰經驗所決定使用的敵我識別工具,靈感來自兒童玩具,可發出「喀噠」聲,還有另一種作成蟋蟀外型的響片。這玩意兒只有在D-DAY時、由101空降師使用過。

M1 Rigger 彈袋
由Rigger Section 製作,只配發給傘兵使用的彈袋。有兩種尺寸,小的用來攜帶M1卡賓槍或是M1步槍的彈藥,大型的則可用以攜帶湯姆森衝鋒槍以及黃油槍的彈匣。

M36背帶墊片
在加掛大量彈藥、裝備之後,M36背帶會讓使用者的肩膀十分不適,所以傘兵發展出此型墊片,安裝於背帶上,以分攤裝備重量,舒緩肩部的壓力。

M5防毒面具袋
為了預防德軍使用生化戰劑,所有參與D-DAY戰鬥的部隊都配發了此型防毒面具袋,袋子全由橡膠製成,可防水。不同於一般的胸掛佩帶方式,傘兵多採用腿掛方式佩帶。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課程目錄

M1 Garand步槍

操作方式
瓦斯半自動
口徑
.30(.30-06)
總長
1107mm
重量(未裝彈)
4.37kgs
槍管
609mm、右旋四線
彈容量
8發簧片式彈夾
子彈重量
彈殼174g、火藥50g
最高槍口初速
2800fps,2903ft-1b
500碼初速
1918fps,1362ft-1b
有效射程
400M
總生產數量
4,040,000把

M1步槍是一把發展成熟的戰鬥步槍由John Cantius Garand設計,於1936年開始生產,採用半自動射擊模式,最大射程可達3,200公尺,有效射程為400公尺。本槍也是第一把使用ㄇ型簧片式彈夾(clip)設計,也是當時唯一有可以調整風向和高度的覘孔。
M1步槍是美軍採用的第一把半自動步槍,並成為美軍全面使用的武器之一。它曾服役於二戰、韓戰,甚至也出現於越戰。在二戰時期,不管是陸軍、傘兵.....M1步槍是所有大兵心中最信賴的選擇。

對 美國人而言,這是一把無可取代的步槍,從她的設計、金屬鍛造、胡桃木的造型......無一不被稱頌。加上二戰勝利的光芒,M1步槍幾乎是20世紀最有名的步槍!
當然 ,也有少數負面的評價,諸如槍枝過重、彈容量少,連大家最愛的簧片式彈夾清脆的彈出聲,也成為批評的重點之一,因為在實戰中,它可能會讓射擊者成為致命的指標,因為只有美軍的M1步槍會有這獨特的聲響。坦白講,當時的美國人身材不如現在高大,這把槍對他們而言的確又重又長。

 

 


M1 Carbine步槍

操作方式
瓦斯半自動
口徑
.30
總長
905mm
重量(未裝彈)
2.48kgs
槍管
457mm、右旋四線
彈容量
15~30發彈夾式
子彈重量
彈殼108g、火藥13g
最高槍口初速
1990fps,967ft-1b
500碼初速
1035fps,262ft-1b
有效射程
300M
M1卡賓當初是設計來給駕駛、無線電通信兵、軍官等使用,輕量、短小化的設計是企圖取代手槍,也相當受到士兵的青睞。然而雖然它也是使用.30子彈,可是射程及威力都遠不及M1步槍,但又比手槍更具威力。
二戰時期的M1卡賓並沒有刺刀座的設計,覘孔為摺疊式,上護木為兩孔式,還有最特別的推式保險。為因更應輕便的需求,除基本型外,還有折托版卡賓(或稱為傘兵型)。

 

 

 

 


M1918A2 B.A.R.(Browning Automatic Rifle)自動步槍

操作方式
氣冷式瓦斯全自動
M1918A1
可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
M1918A2
全自動
口徑
.30-06
總長
1194mm
重量(未裝彈)
8.33kgs
彈容量
20發彈夾式
子彈重量
彈殼150g、火藥50g
最高槍口初速
2800fps
射速
550發/分鐘
有效射程
550M

M1918A1B.A.R.於1917年設計成功,設計者是John Browning。在一戰末期已被美軍採用,取代原本使用的法製輕型機槍。二戰時由於它的優異性能與可靠性,更獲得大量的採用。M1918A2在1940年研發而成,雖無法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但是可以調整慢速(300~450rpm)或高速射擊(500~650rpm)模式。在後托裡有緩衝彈簧的設計,能有效地降低反作用力,提供更穩定的射擊準度與減少射手的不舒適感。M1918A1與A2都普遍使用於二戰時期(USMC較偏愛A1,甚而將A2改成可半自動射擊)。
M1918A2能在防火帽後方加裝伸縮腳架(2.38磅),雖然腳架容易拆裝,有趣的是美軍並不喜歡拆下來(雖然很重) ,但也沒有用於戰鬥位置(腳架放下),而是將腳架收起。原因是A2的防火帽並沒有遮蔽射擊火光的效果,尤其在夜間射擊時容易暴露位置,而收起的腳架卻能有效地遮蔽射擊火光(?),這也算是相當實際的做法。

 

 

 


Springfield 1903A3步槍

操作方式
手動
口徑
.30-06
總長
1097mm
重量(未裝彈)
3.94kgs
槍管
610mm
彈容量
5發
子彈重量
-
最高槍口初速
-
有效射程
550M

春田M1903步槍於1903年~1936年被美軍採用,直到被M1步槍所取代。在1943年M1步槍大量被採用前,多數部隊仍繼續使用M1903,由於此槍的射擊精準與穩定度,一直也被視為狙擊槍之首選。
春田M1903步槍的延革:
M1903(1903年)--最初使用.30-03的子彈,隨後改良成可以使用.30-06子彈。
M1903A1(1929年)--有著特殊的直線型後托,在M1步槍出現之前一直被美軍廣泛使用,並曾使用於二戰早期。
M1903A2--被視為輕型步槍,使用於砲兵單位。
M1903A3(1942年)--改良為更精簡,並改用手槍式握把後托。

M1903A4狙擊槍(1942年)--在二戰時期從M1903A3研發改良而成的狙擊版,加上M73或M73B1 2.2倍狙擊鏡。射擊的精準度使得此槍廣受信賴,直到被M1C和M1D(M1步槍狙擊版)所取代。

 


M1A1 THOMPSON衝鋒槍

操作方式
可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
口徑
.45(11.4mm)
總長
856mm
重量(含彈夾)
4.9kgs
彈容量
20發、30發彈夾式
子彈重量
彈殼230g、火藥5g
最高槍口初速
920fps
射速
800發/分鐘
有效射程
50M

"湯姆生衝鋒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二戰代表武器之一,由John T. Thompson 設計,他也參與M1903春田步槍及45手槍。 M1A1是由M1928、 M1928A1、以及M1 Thompson改良而來。湯姆生衝鋒槍相當受到士兵喜愛,但是由於他的重量不輕(比M1 GARAND還重0.5kg),拿來當衝鋒槍有點過重。比起早期的M1928、M1928A1等,M1A1已經在設計上有所改良,然而其製作成本及生產難度仍相當的高。二戰時期的M1A1較常見使用20發彈夾 。
由於它極佳的射速表現,湯姆生廣受陸軍及海軍陸戰隊青睞。湯姆生與科特廠簽約生產,於二戰初期總計生產15,000 隻,1940年,陸軍又訂購20,000 隻,1941年再追加319,000隻。
湯姆生受重用的原因是它的可靠性,即使沾染污泥或塵土、或在雨中射擊均有優異的表現。缺點是它的重量太重、射程過短以及子彈穿透力不足。

 




Image taken from Modern Firearms at http://world.guns.ru"

M3/M3A1衝鋒槍

操作方式
全自動
口徑
.45(11.4mm)
總長
570mm(收托)~745mm
重量(未裝彈)
2.98kgs
彈容量
30發彈夾式
子彈重量
彈殼230g、火藥5g
最高槍口初速
920fps
射速
450發/分鐘
有效射程
50M

M3A1俗稱黃油槍,1942年生產的M3採用壓鑄法製造,構造簡單,成本低廉。當時每把的採購成本僅20美元。通常配發給戰甲車乘員,步兵較少使用。
它簡略的外表常會給人不可靠的印象,尤其是與紮實的湯姆森衝鋒槍相比。
1944年出現的M3A1 表現較之前可靠,可以更換槍管與槍機即可射擊9mm子彈。

 

 

 



M1911A1.45口徑手槍

操作方式
半自動
口徑
.45(11.4mm)
總長
219mm
重量(未裝彈)
1.14kgs
槍管
127mm
彈容量
7發彈夾式
子彈重量
彈殼230g、火藥5g
最高槍口初速
830fps
有效射程
25M

M1911A1通常稱之為45手槍,二戰時期配發給軍官、駕駛、坦克兵等。這支手槍是美軍相當信賴的武器之一(一戰~越戰)。

 

 

 





BAZOOKA反坦克火箭筒

操作方式
手動
口徑
60mm
總長
1549mm
重量(未裝彈)
6.9kgs
彈容量
1發
子彈重量
1.6kg(M7A1火箭)
最高槍口初速
265~275fps
有效射程
150M

Bazooka是二戰時期美軍的第一個反坦克武器,它的別名(Bazooka)是以它類似樂器的外型而來。Bazooka射擊時需要兩人操作,後方人員負責裝彈以及裝上電池線。 這款反坦克武器效果卓越,以致於連德軍也拷貝它的設計,發展出 Panzerschreck。
從1942年發展出的M1A1反坦克火箭筒,一直到1944年改良成M9、M9A1,並且可以拆解成兩節以利攜行。Bazooka從二戰延用到韓戰,直到美軍發展出新的反坦克武器。

 

 

 


1919A4 Browning .30機槍

操作方式
半自動
口徑
.30-06
總長
mm
重量(未裝彈)
kgs
彈容量
子彈重量
彈殼150g、火藥50g
最高槍口初速
fps
射速
發/分鐘
有效射程
M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課程目錄

美軍突擊背心英軍突擊背心在所有二戰時期美軍的裝備服裝中,當時大概就屬這件突擊背心(Assault vest)最具戲劇性。何謂戲劇性?在當時突擊背心發放到少數部隊中,被士兵因不習慣、悶熱、沉重的原因而捨棄,或許在當時而言,它應該被歸納為失敗的設計之一(卻成為現在被廣泛採用之各式戰術背心的開宗始祖),但不可諱言的,突擊背心確實是在D-DAY中具有相當歷史意義的裝備。有趣的是,它居然被遺忘了近50年,多數的相關資料亦已流失;在所有美軍官方資料中,亦不得見為何此裝備沒有被繼續沿用的原因,使它的身分更加如謎題一般難解。

突擊背心是由英國的Rivers-MacPherson上校設計,他於1942年製造出少量突擊背心,並發放至特種部隊測試。加拿大陸軍也生產了少數突擊背心供自己的部隊測試。測試的結果顯示:此設計比起以往的S腰帶載掛與背帶式的裝備組較為優良,成本較低、使用方便。美國的Wayne Allen上校也帶了一件樣本回美國測試,他們也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但由於在二戰中期,已有大量的庫存S腰帶載掛裝備與背帶式的裝備組,若是要全面換發新裝備,生產與製造成本都須重新規劃,因此,突擊背心暫時並不被列入考慮。

而後,由於步兵需使用背包以承載、攜行更多裝備,M1928背包(由一戰M1910背包改良而來)使用的不方便性,以及承載空間的不足,讓美國重新考慮採用突擊背心的計畫。在美國陸軍的記載中,幾乎已難尋獲關於此突擊背心的任何資料,目前唯一保存的資訊是在1944年1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紀錄。突擊背心當初設計用意即是給特種部隊使用,想當然爾,USMC絕對是首選。在他們的資料中顯示,當時總共生產了14,000件突擊背心,其中兩件交由USMC測試。

突擊背心本體採12號棉布料,前方有四個口袋,另外,下擺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手榴彈袋,內有一條16吋的織帶能用來固定手榴彈或煙幕彈;肩上有兩個快速扣環,方便結合其他裝備或槍背帶;背心的接合(前方)亦採用兩個快速扣環,方便快速穿脫。背後有兩個大口袋(取代背包),上面的大口袋左側能固定刺刀,上蓋能結合鏟子等土工器具;下面的大口袋外側有兩條四合扣織帶,能配合口袋縮小或滿載。

腰部共有四組牛眼扣,各組扣環下方均有一個1吋寬橫向的縫口,這個設計一直令人匪夷所思,目前並無任何資料證明是結合何種腰帶或裝備。經測試結果研判,應該是用來結合M1910腰帶勾。然而,或許是趕工或採吋錯誤的緣故,這個設計因誤差而無法正常使用,士兵們往往會自行將牛眼扣下方的縫口割大一些來掛載裝備。也由此證明當初製造此背心的時程相當短而急促,連修改錯誤的時間都沒有。

背心肩上的兩個快速扣也是廣受討論與質疑,它們並無法連結手榴彈,但是在USMC測試報告中卻有極佳的評價,因為它們能連結防毒面具袋或是槍背帶,以便能快速從背心上卸下。在報告中亦指出,突擊背心共有:small、medium、large三種尺寸;然而事實上從未發現small的尺寸,有趣的是,居然曾找到extra large的尺寸。

所有的背心都是在1944年製造,由四家美國公司負責生產:S.Froehlich Co.,、Harian Stitching Co.,、Tweedie Footwear、J.A. Shoe Co.,。Froehlich 、Harian、Tweedie這三家公司所生產的皆為OD#7的深色版,只有J.A.生產OD#7和OD#3兩種不同深淺顏色的突擊背心。這幾家公司所生產的共同特徵是背心上所使用的織帶,都是比較偏向所謂卡其色的淺色調。整體而言,當時大多數的突擊背心主體幾乎都以OD#7為主要用色,並非大家所認知的OD#3或卡其色模樣。

在1944年6月6日到底有哪些部隊使用突擊背心,至今並沒有相當確切的答案。根據部分證據顯示,3,500件突擊背心發放至第1步兵師與第29步兵師,然並無證據顯示此裝備曾發給後勤補給單位或工兵,但是有可能像傘兵靴及坦克兵夾克一樣,有本事的士官兵總是會透過關係搞到自己想要的裝備。很多歷史照片顯示第二突擊隊(2ND RANGERS)和第五突擊隊(5TH RANGERS)穿著突擊背心,但是並不知道這些背心是從哪來的,幾乎所有的突擊隊高級軍官或資深士官都穿著突擊背心,充分享受使用新裝備的優越感。而來源大概和上述的方式大同小異吧!

然而在D-DAY搶灘時,許多士官兵因落水而必須捨棄沉重裝備以求生,突擊背心優點是可以承載相當多的裝備,可是加上本身的重量,卻成為士兵的致命裝備!落水後,背心變得極為沉重,幾乎所有穿著突擊背心的士兵都迅速拋棄它以求自保(幸好它有快速扣設計)。在順利登陸後,所有的突擊背心不是沉沒於大海,就是被捨棄不用。士兵們寧可回頭選擇輕便的傳統S腰帶載掛裝備,而不想再使用又悶又熱又沉重的突擊背心。這戰場上的新寵兒在D-DAY後,迅速地被打入冷宮。

簡單地計算一下,當年總共生產14,000件突擊背心,10,000件發放至實兵單位,兩件交由USMC測試;大概也只剩4,000件的庫存品,扣除自然及人為毀損,存世量應該不超過2,500件。也難怪現在真品突擊背心價格節節升高。

在被遺忘近50年後,世界各國開始重用戰術背心,並且不斷改良。時至今日,所有的精銳部隊無一不使用戰術背心。或許,是某人想起二戰時的突擊背心,使得此設計有重見天日、鹹魚翻身的一天,我們若將它稱為現代戰術背心的始祖,應也不為過吧!也讓這神秘又充滿戲劇表現的突擊背心,重新賦予歷史的價值!

 

 

 

 

補給部製作的突擊背心,所使用的銅質金具80%使用二戰時期庫存真品零件。針對因摩擦可能產生損耗的金具更是不惜成本,特別以陽極電著硬化處理!
為求符合史實,我們放棄討好消費者的考量(OD#3 or 卡其色),堅持推出OD#7版。採吋參照真品及當年USMC採吋圖製造。令我們覺得驕傲的是,當年這件背心最"新穎"的設計--快速扣,也在補給部的努力下完美再現!!一旦快速扣插入扣環中,任你在怎麼用力拉扯口袋蓋也保證無法拉開。然若是正確地拉動快速扣拉柄,不需費力即可輕鬆釋放口袋蓋。目前海外知名復刻商仍無法做到這一點。
另外,礙於體型上的不同,美國A牌已停止生產尺碼M號(38~40)。補給部卻能滿足亞洲朋友的需求,從S~L三種尺碼一應俱全! 售價也比美國廠商便宜!本產品在出廠前已經過預縮和略為水洗舊化處理,您將不必擔心您的背心看起來太新、假假的。
然礙於對品質的堅持,若是庫存料件用盡,補給部在無法妥協的情況下將考慮停止生產此背心。屆時只好向買不到的朋友說聲抱歉了!





以下將補給部的突擊背心,與美國知名復刻A牌作一對照比較,相信眼尖的你,立刻能發現補給部的用心與努力!!

補給部A牌(在前面)

打印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補給部相當注意字體的正確性及大小,甚至印後的效果。
我們目前無法做到A牌粗曠的打印方式。

 

在尺寸及廠印,補給部以當年TWEEDIE為範例,忠實呈現!!
反觀A牌落落大方、簡單扼要的打印,sorry!補給部辦不到。

 

在車縫的部分,補給部除了要求線材的顏色及正確、堅固的車工外,外觀的美感也不容忽視!
一樣地,我們還是學不會如A牌不拘小節的車工方式。

 

即便是內面的車工,補給部也不隨便放過。
A牌的帥氣風格,補給部望塵莫及!


 

 

為求符合當年TWEEDIE廠特色,補給部放棄簡單易做的側面聯結方式。
我們應該學習A牌的簡潔主義,創造更高獲利!

 

 

補給部連腰部的雞眼扣都要求位置的正確性,以及掛載的實用性。
相較於補給部的古板,我們很敬佩A牌如此豪爽奔騰的隨性瀟灑! 讓使用者需腦力激盪如何使用,真是用心良苦!

 

 

補給部的保守與死板又再一次被A牌所擊敗了!
看看A牌這種恣意浪漫的車工,真是太銷魂啊!

 

補給部對於細節的苛求,讓每個部件今生今世都牢牢靠靠的結合在一起。
反觀A牌的前衛開明,充分注意各部件的獨立自主性,讓它們有機會說走就走,翱翔在自己的天空!

 

 

為求再現當年設計者的巧思,補給部為了這個環節兢兢業業,成功地讓"快速扣"再生!
相較於補給部的食古不化,A牌的創新大膽,讓口袋蓋能達到不扣會開、扣了再開的最快速境界。真是令人大呼過癮!

 

 

左右兩側的手榴彈袋,原設計內有一條長16吋的織帶,用來固定手榴彈。這個不實用的設計,補給部理所當然照本宣科。
A牌仍重視年輕活力,打倒"長"不見得好用的迷思,只帥氣地給了6吋餘,就能迷倒一堆洋人,成功地印證年輕的好體力!!

 

再次看看A牌的無拘無束、充滿變化性的設計,相同的部件有各自不同的個性與造型,讓整件背心充滿許多的小驚喜,真是讓人不覺莞爾~~~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盔沿革:在30年代末期開始,眼見歐洲的動盪與納粹的積極侵略,美國已開始準備即將面臨的戰爭。這場戰爭,也造就了美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鋼盔--M1鋼盔。
從一戰結束後,美軍就一直想研發出新式鋼盔,但都宣告失敗。只有將M1917鋼盔成功升級為M1917A1型。 1940年,George A. Lynch將軍下令研發新式鋼盔。此項任務指派給Harold G. Sydenham少校, Sydenham少校早已有將鋼盔設計成內外盔分離的想法,且認為新的鋼盔必須達成幾項要求:防彈特性、重量輕、舒適度、平衡與穩定度。幾經波折,從研發出TS-1、TS-2,直到TS-3才算成型,並交給生產M1917A1的McCord公司負責實際測試與生產,McCord所生產的TS-3鋼盔經測試後,可以抵擋45口徑的子彈每秒800英呎的速度衝擊。此項設計宣告成功,並於1941年6月9日正式命名為M1鋼盔。然而,嚴格上而言,這才只算成功一半,因為M1鋼盔的內盔並未設計完成。

這型M1鋼盔重量為1.36公斤,長28cm、寬23.5cm、高17.6cm。與後來參加韓戰及越戰的M1鋼盔最大的差異在於後者將高度降低為16.8cm,重量為1.5公斤。長寬則不變。另外於下巴帶固定方式及部分金具,以及內盔的後頸固定片等處均有小幅度的不同,並取消內盔皮帶的設計。二戰時的M1鋼盔上所有的金具幾乎都是銅製品,較特殊的差異則是下巴帶與外盔的固定方式是用車縫的,並採用J型勾結合左右下巴帶。

在外盔部分,早期(July.1941~Oct.1943)的外盔下巴帶固定環採固定式,稱為Fixed Bail,盔緣包邊接縫處在前方(front seam);後來改良為活動式,稱為Swivel Bail,早期盔緣包邊仍有前接縫式,後來幾乎都改為後接縫(rear seam)。
當時的美軍會將自己的部隊圖案繪/ 噴製在盔上以供識別,軍官也會在鋼盔正面畫上階級(或直接將金屬階級章黏在盔上);另外在鋼盔後方也有階級識別:軍官為直式一吋寬的白色長方形;士官則為橫向白色長方形。

 

內盔沿革:M1鋼盔外盔成功後,一直無法解決內盔支撐的設計問題,最後完成這項使命的是John T. Riddell,也就是生產美式足球頭盔的Riddell公司(至今仍在生產足球頭盔)。他將足球頭盔的支撐概念移至M1鋼盔上,成功的完成軍方的要求,而其設計亦沿用許久,即便是現役美軍鋼盔仍受其影響。可謂M1鋼盔的一大功臣!

〈Hawley紙內盔〉早期所使用的紙製內盔(Hawley製paper liner,OD色),盔緣較厚,正前方無氣孔(insignia eyelet);本款內盔內裡支撐材料早期大多採用人造纖維織帶,汗圈的皮墊只有前緣有而已,以彈簧扣結合方式與內盔織帶固定,並採用方形固定金具,內盔下巴皮帶扣採卯釘固定式。後期則採用HBT棉質內織帶與A字片固定金具的內裡,內盔下巴皮帶扣改採扣入式設計,以及更為便利的可調式汗圈。這些改良一直沿用至後來的M1內盔上。
特性:質量輕便、尼龍內織帶耐用度佳、內裡一旦毀損無法更換。
缺點:遇水容易腐爛、早期汗圈因彈簧扣設計因素,如尺碼不合無法更換汗圈、尼龍織帶成本高。


〈St. Clair、Hood Rubber低壓樹脂內盔為求改良,美軍要求廠商致力於研發樹脂內盔,St. Clair首先推出低壓製樹脂內盔,內盔前方多了一個氣孔(insignia eyelet),盔體雖薄卻解決了紙內盔容易損壞的問題。Hood Rubber研發出一種新技術(Ball-Winding),與St. Clair一樣採用低壓製程,卻能節省物料15~20%,特殊的製造方式使其外觀與其他廠牌內盔完全不同。然而,它僅生產了206,000頂即宣告與軍方訂單無緣, 由於其送交測試時,內盔上方有一處小龜裂,雖不影響使用與堅固性,卻不被軍方所接受,加上軍方較屬意生產高壓製的內盔,Hood Rubber的創新技術就此結束。更諷刺的是,這些不被採用的低壓製內盔,最後變成銷售美國國內市場的兒童玩具盔。
特性:耐用、可更換內裡。
缺點:較高壓製內盔脆弱。


〈高壓樹脂內盔〉為了製造出最佳的內盔,所有廠商致力於開發高壓製內盔,Westinghouse獨家使用自己的物料與技術,其他廠商則是採用外來技術與材料,但也都視Westinghouse為生產標準。這種高壓製內盔遂成為二戰時期M1內盔的代表。內裡的支撐材料也完全採用HBT織帶與可調式汗圈。
特性:堅固耐用。
缺點:棉質內織帶容易撕裂。


早期內盔使用的銅質金具,如A字片、皮帶扣具等會有OD色塗裝;後來則多為黑色,為降低成本,亦有部分鐵製金具。筆者判斷應該是為了縮短製程與節省物料所造成。正如同當年D DAY登陸諾曼地時,許多內盔根本沒有塗裝(裡外都是褐色)。
另外,當初美軍的內盔織帶有單行HBT紋(single HBT)、三行HBT紋(triple HBT),顏色以OD#3居多,OD#7也有,更還有銀白色的人造纖維(rayon)!!變化其實還蠻多種,不同的公司出品還各有些差異。總計二戰時製造過內盔的公司包含: Hawley、Seaman's、St. Clair、Westinghouse、Inland、Hood Rubber、Firestone、Capac、MSA、IMP等十家。



傘兵盔:傘兵型的鋼盔(M1C、M2D)與一般步兵盔差別在於增加了左右耳際的A型加強邊,藉以串聯皮下巴片,增加空降時鋼盔佩戴的牢固性以及避免下巴受創。這片皮下巴在戰時出現幾種規格略有不同的版本(有大有小、有壓模無壓模之分),初期幾乎是無壓模式的,但是因為容易位移,後來都改為壓模式的。單一配件出現多種版本的狀況,在二戰時相當常見,乃由於不同廠商製作、物資短缺、趕製等情況所造成。這款皮下巴在1944年為了減少生產成本而改為織帶式的下巴帶(沿用至越戰)。
A型加強邊的固定方式:初期(OD3)皆直接與內盔織帶一並固定(內盔共計13個固定點);後期(OD7)改為獨立固定式(17個固定點)。
外盔下巴帶:增加了直接以四合扣固定方式將外盔下巴帶末端固定在內盔上(能降低空降時內外盔脫離的機率),其餘金具皆與一般M1盔完全一樣。

〈M1C〉
最早出現的傘兵內盔約有75,000頂由Inland廠生產(M1C,樹脂內盔),43,000頂由Hawley廠生產(M1C、M2D,Paper liner)。直到戰爭後期,才改由Westinghouse廠生產(M1C,樹脂內盔)。
M1C與M2D的差異則僅在於外盔下巴帶固定環的不同。初期美軍將Fixed Bail(ㄇ字型固定環)製成的傘兵盔稱為M1C,而後來改用Swivel Bail(活動式)所製成的傘兵盔亦稱之為M1C。
〈M2D〉M2D(諾曼地空降時所採用)所使用的Fixed Bail外盔下巴帶固定環是半圓形(D形),這是唯一的不同處。但此款傘兵盔很快又被Swivel Bail所製成的M1C傘兵盔取代(1943年),原因推測應該是與之前的M1C一樣,固定式的外盔下巴帶固定環很容易在降落時斷掉,牢固性不佳。
M1C(Swivel Bail)一直使用至二戰結束。簡單而言,整個二戰美軍傘兵盔沿革是:M1C(Fixed Bail) > M2D(D ring Fixed Bail) > M1C(Swivel Bail)。


偽裝網:在偽裝網的部分,材質是棉質細繩,顏色是OD#3或OD#7;從1/4吋孔~2吋孔的規格都有。事實上,在D DAY前後,美軍大多使用英軍或加拿大軍的1/2吋孔偽裝網,因不容易裝上鋼盔(原始設計使用於M1917鋼盔上),加上容易破損,阿兵哥通常會將它拿掉;而後才採用美軍宮發的1/4吋孔偽裝網(Type I),也較受歡迎,有時也會配合偽裝網固定帶(國軍稱之為偽裝帶)使用。基本上很難嚴格界定出何種軍種使用哪一種規格的偽裝網,一般而言,步兵使用的偽裝網孔徑較小;空降部隊使用的會大一些(方便綁上偽裝布條)。但這並非絕對。

 

補給部所販售的復刻鋼盔,由補給部重新翻修、噴沙、烤漆、舊化等繁複手續處理;並換上我們獨家自製的內盔織帶、後頸固定片、汗圈、內盔皮帶、下巴帶。並能依您的要求,加上您喜歡的部隊圖案、階級識別、舊化處理等。補給部希望能在最經濟實惠的前提下,滿足您擁有一頂二戰M1鋼盔的渴望。

    

步兵盔:

內外盔重新翻修,含全新single HBT內織帶、後頸固定片、汗圈、內盔皮帶、下巴帶。
售價 /  TWD3,200  (詳情請參考本站商品區/復刻區/鋼盔、帽類)

選購商品: 鋼盔部隊水貼紙     售價 /  TWD180 / 片(DIY)、TWD250 / 片(含工資)
              
1/4吋偽裝網(真品)     售價 /  TWD500
              
階級識別(前、後)  工資 /  TWD150 / each

 

傘兵盔:

內外盔重新翻修,含全新single HBT內織帶、後頸固定片、汗圈、內盔皮帶、傘兵型下巴帶、皮下巴片、A字片。
售價 /  TWD5,000  (詳情請參考本站商品區/刻區/鋼盔、帽類)

選購商品: 鋼盔部隊水貼紙      售價 /  TWD180 / 片(DIY)、TWD250 / 片(含工資)
              
1/2吋偽裝網(真品)     售價 /  TWD500
              
偽裝布條組(四色)   售價 /  TWD200 / 組
              
階級識別(前、後)   工資 /  TWD150 / each
                    傘兵型急救包        售價 /  TWD400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其色(Khaki)並不存在於美軍標準色卡中!!

很多初接觸二戰的朋友都以為:二戰美軍的服裝、裝備都應該是卡其色的。大錯特錯!甚至親耳聽過有人看到OD#7的二戰真品說:X!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哪有這顏色,明明是越戰的嘛…….

現在大家看到的所謂卡其色實際上是從當初的OD#3(Olive Drab #3)退色而成,OD#3本來就是較淺的橄欖綠,經過風吹日曬又雨淋,加上歲月的痕跡…看起來就比較接近卡其色。但是,並不是代表當時就是這副模樣。

其實,二戰時也早就開始使用OD#7(深橄欖綠),也較受大兵們的青睞,畢竟偽裝性高過於OD#3,也難怪我們從一些歷史照片中發現M41夾克被反過來穿(內裡為深綠色毛料)以免成為戰場上的活靶。但是,在現在收藏者的眼光而言,這些所謂的顏色,自然而然的有了排行順序:Khaki>OD#3>OD#7。筆者想像,恐怕在當時大兵心中,這順序是恰恰相反的。

嚴格上來講,OD#3、OD#7都是二戰時的用色,沒有對錯。粗略的劃分只能說有前後期之差,但也並非絕對。我們能在很多裝備,甚至服裝上發現兩種顏色(以上)的布料混合使用(這恐怕又會被搞不清楚的人說成複刻品);為何說是兩種以上呢?二戰時美國投入大量兵源,國內物資消耗量大,負責生產軍方物資的工廠日以繼夜地趕工,試想,布料顏色會很準確嗎?甚至當時美軍物資有些是在英國等地生產,別說顏色有出入,連造型、車工、五金用料等都有不同,何來所謂的標準?公發?也因此,有人戲稱當時的美軍與納粹,根本就像乞丐與富家子弟的戰爭。造型上來講是的,但依實際作戰而言,恐怕乞丐服比起富家子弟的毛西裝長皮靴柔軟耐操!

話說回來,單一物品顏色均勻一致的不是沒有,只是”好到太好”(Too good to be true),反而覺得怪。因為說實在的,相較於二戰德軍,美軍的裝備並不十分精良、細緻。筆者個人倒是喜歡多種顏色的調子變化與趣味性!

總言之,我們也許不必以太嚴肅的態度來要求二戰時期的裝備、服裝上的一些細節,與所謂的"正確性"問題。但是觀念與資訊一定要正確,至於偏愛何種顏色,那就純屬個人喜好了。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戰美軍的步兵戰鬥裝備,脫胎自一戰時期的”M1910裝備組”,其以S腰帶或彈袋式腰帶為主體,搭配附聯結背帶的野戰背包,以及各式附掛於腰帶之上的配件組合而成。這樣簡單的設計理念,通過多次實戰考驗,一直沿用到近代美軍的LC2裝備組,才逐漸為「戰術背心」等設計所取代。有趣的是,二戰時最接近戰術背心系統設計概念的「Assault Vest 突擊背心」,當時卻為軍方摒棄、士兵嫌棄;由古思今,不禁令人莞爾。

M1910戰鬥裝備組的各個組成單位,在二戰期間經過多次改良,變得更加適合戰鬥需求,並能根據不同的單兵武器,組成外型近似、功能各異的裝備組,以下茲就二戰期間最普遍的幾種搭配形式加以說明。

M1步槍裝備組

M1步槍是一般士兵最常且通常是唯一配發到的單兵武器,也因此應其武器需求所搭配而成的單兵裝備組,可說是最典型的呈現方式,其基本組成如下:

M1928 背包組
此型背包附有可連接於腰帶上的背帶,但無法將背帶取下單獨使用,再加上背包設計方式呆板,使用上極不方便。二戰中後期便由M1936背帶與背包或M1945背帶背包組所取代。

M1910/23/36 腰帶式彈袋
此系列腰帶是為攜帶.30步槍及M1葛蘭特步槍的彈藥所設計,其上共計十個彈袋,每個可容納兩個五發.30步槍彈橋或八發裝的M1步槍彈倉一個。在腰帶上下兩側設有扣眼,可用來與M28背包或其他裝備結合使用。

M1942 刺刀
這把刺刀是由M1905刺刀改良而來,但其唯一差別僅在於長度由16英吋縮短為10英吋。M1942問世之後,部分M1905刺刀則在截短之後,搭配前者的刺刀鞘繼續使用,差別在於截短版的血槽延伸至刀尖部位。

刺刀除攜行在腰帶左側之外,還能結合在M1928背包的左側。

M1910/42水壺組
M1910型的水壺全體採用鋁製,而M1942型則改用大家所熟悉的塑膠水壺蓋,且將水壺本體改為不鏽鋼材質。隨壺附有鋼杯,杯上附有摺疊手柄,方便使用者拿取。水壺套本體以帆布製成,內襯以羊毛,以吊鉤與腰帶結合。早期水壺套的吊鉤車縫固定部位面積太小,在經過劇烈運動後容易撕裂,因此後來在原固定布外加車一塊帆布,以增加其強度。

M1942急救繃帶包
急救包以帆布製成,內裝一個野戰繃帶盒,內容物則依據繃帶盒的形式略有不同。繃帶或由牛皮紙、銅油紙盒或由銅盒所包覆。銅盒包覆者之內除繃帶外,另附有止血消炎用之磺胺粉。

除此之外,擔任破壞兵職物者,會額外攜帶M1936破壞剪。部分士兵也會想辦法獲得本來只有軍官才會配發的四五手槍,因此也有加掛四五手槍槍套及彈匣袋的配置方式。

 

M1卡賓槍裝備組

M1卡賓槍當初是設計給砲兵、後勤補給等非第一線戰鬥單位,以及駕駛、無線電通信兵、軍官等使用,輕量、短小化的設計是企圖取代手槍。它雖然也使用.30口徑的子彈,可是射程及威力都遠不及M1步槍,但又比手槍更具威力,再加上大容量的彈匣設計,使它廣受士官兵的青睞。配發該型槍枝的單兵攜行裝備如下:

M1936 S 腰帶
此腰帶原是用來佩掛手槍,其左側銅扣便是為固定M1911A1手槍之彈匣袋所設。主體為採橫紋織法的帆布材質,配以T字頭公扣與母扣結合,上有三排扣眼,可用來與各式裝備之吊鉤結合。

腰掛式卡賓槍彈匣袋
雙排設計使它可攜帶兩個二十發卡賓槍彈匣。彈袋下方設有兩個扣眼,用以補償其附掛在S腰帶上後所擋住之結合扣眼,方便使用者附加其他裝備。

M1928 背包組

M1910/42水壺組

M1942急救繃帶包

 

 

 

 

湯姆生衝鋒槍裝備組

由John T. Thompson 設計的M1A1湯姆生衝鋒槍,該算是大家最熟悉的二戰代表武器之一了。湯姆生衝鋒槍雖然笨重,但憑藉著強大的火力及可靠性,仍然廣受軍士官兵的喜愛。

M1936 S 腰帶

M1936 背帶

M1910/42水壺組

M1942急救繃帶包

M1A1衝鋒槍彈匣袋
原為M1A1湯姆森衝鋒槍彈匣所設計,也可用來攜帶M3黃油槍彈匣,有五聯裝與三聯裝兩種。五聯裝可容納五個20發彈匣,三聯裝則可攜帶三個30發彈匣。每個士官兵都希望盡可能的多攜帶一些子彈在身上,因此常能見到拿五聯裝20發彈匣袋攜帶五個30發彈匣的情景。此處是以三聯裝彈匣袋為圖例。

彈藥攜行袋
此型彈藥袋多用來攜帶長型彈匣,如湯姆生及黃油槍的彈匣。

M1911A1手槍槍套

M1917手槍彈袋

 

 

BAR自動步槍兵裝備組

M1918A2 B.A.R.(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白朗寧自動步槍是一戰時期的產物,當初原是設計來作為單兵步槍,但它實在太重了(未裝填彈藥即重達8.33公斤),因此後來被定位成班支援武器。二戰期間由於B.A.R. 的性能優異可靠,被大量採用。一位典型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兵的裝備如下:

M1928 背包組

M1937 BAR彈包腰帶
腰帶上設有六個彈袋,各可容納兩個二十發彈匣共計240發彈藥。由於在一戰時B.A.R.便已活躍在戰場上,因此也有許多一戰型的彈包腰帶被沿用。一戰型與二戰型的差別在於前者於腰帶右側,設有手槍彈袋與腰射時用來固定槍拖的金屬物。也因此一戰型的彈袋腰帶容量只有160發彈藥。

或許是出於習慣,二戰時期仍可見到B.A.R.射手佩掛四五手槍,並自行改裝腰帶,以攜行手槍彈藥。由於腰帶彈袋的容量頗大,此型腰帶在越戰初期還曾被綠扁帽拿來搭配M16步槍的二十發短彈匣使用。

M1911A1手槍槍套

M1910水壺組

M1942急救繃帶包

 

 

軍官裝備組

由於階級意識作祟,雖然在戰場上人人一命等值,但在軍隊之中,卻有許多的「軍官專用」,美軍裝備也不例外。軍官的主要功能,在於領導指揮作戰,因此許多裝備除了實用性,也能賦予他們權威感(如M1911A1手槍),或是方便其遂行領導任務。在上述前提之下,一般阿兵哥的裝備對於軍官來說,就顯得笨重不便了。

以下搭配僅為基礎,配發不同武器時(如M1卡賓槍或湯姆森衝鋒槍),裝備在細項上會有差異,在此不加贅述。

M1936吊掛背帶
此型吊帶一開始只配發給軍官,然而就如同所有好用的裝備一般,不久大兵們就人人一副。吊帶可將裝備重量平均分攤至肩部及腰部,也可增加行動間的穩定性。

整組吊帶由兩條帆布帶組成,在後背以兩組固定鉤與腰帶結合,前方則有四組固定鉤,理想狀況下,此六個吊掛點可環繞腰帶之前中後。而靠近背後的兩組固定鉤又能與M1936雜務袋結合,使其成為背包。

M1936雜物袋
這個軍官專用的雜物袋,可與M1936背袋結合,作為背包使用。由於實在比M1928型背包好用太多了,傘兵便全部採用此型雜物袋作為標準背包;到了戰爭後期,更成全軍通用裝備。

M1936 S 腰帶

M1911A1手槍槍套

M1917手槍彈袋

M1910/42水壺組

M1942急救繃帶包

除了上述裝備外,軍官多半還會攜帶地圖袋。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1 Tue 2008 00:46
  • MP-40

資料來源:http://www.qxwar.com/read-htm-tid-3824-fpage-0-toread--page-1.html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了很多新式武器,在步兵领域由于MP-18I冲锋枪的横空出世,这种质量小、火力猛、机动性良好的兵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后,各国逐渐认识到了冲锋枪的作用及它带来的步兵军事变革,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特别是欧美等国纷纷将之作为军队的单兵制式装备,诸如伯莱塔-42、PPSH-41、汤姆生、斯登等行色各异的冲锋枪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而这其中当数德国的MP-40冲锋枪最为出众,那么今日就让我们细细的回味一下这款极具有“现代”色彩的老枪。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的弹夹可装32发9×19mm帕拉贝鲁姆手槍弹


MP-40冲锋枪的历史

说起MP-40冲锋枪就不能不提它的前身MP-38冲锋枪。二十世纪30年代,战争的乌云弥漫着整个欧洲的天空,NZ德国逐渐重新武装自己的部队,其开始将重点放在坦克、飞机以及其他武器装备的发展上,但随着德军“闪电战”理论的逐步形成,德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也得到了迅速扩充。同样是为适应“闪电战”快速突击作战,特别是近距离突击作战的需要,德国步兵迫切要求武器具有较高的射速和火力持续能力;与此同时,装甲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对单兵武器的特殊需求也就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为适应将来步兵乘车战斗和空降作战的需要,德军需要配备一种短小轻便、火力适中的轻型武器。而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这款二战名枪的出世。



事实上早在1936年埃尔马兵工厂就为德国警察和边防巡逻队研制出了MP-38的样枪,并颇受好评。而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德国兵工企业的“元老”,埃尔马兵工厂自然不可能放弃,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以及敏锐的商业触觉,埃尔马竞标成功并在原有样枪的基础上,仅用两个星期就设计成功了新的样枪,紧接着便赋予了其型号--“MP-38冲锋枪”,并很快正式列装,从此,MP-38/40冲锋枪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MP-38/40


MP-38冲锋枪人机功效合理,分解结合不用专门工具,非常方便,并大胆率先运用了模锻成型的铝合金握把/发射机组件,以及模注成型的塑料护木和握把护板。但由于该枪是通过将拉机柄推入机柄槽内的缺口实现简易保险的,这种保险机构可将枪机挂在后方位置,但动作不可靠,容易走火。由于该枪在部队使用期间暴露出一些缺陷,且价格昂贵,不时引来了诸多抱怨。

由于槍支设计合理和德国人那严谨认真的性格,MP-38冲锋枪一开始就为武器的设计者以极大的创作空间。很快,德国人便对该枪作了改进,主要对之简化了加工工艺和降低成本并修正了部分槍支的缺陷,使得其更可靠且更利于批量生产,这就是这就是著名的MP-40冲锋枪,MP-40主要是将MP-38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并在机匣机柄槽的前端增设一个缺口,使枪机也能挂在前方位置,从而增强了保险作用。

此后德国人又对MP-40冲锋枪过几次改进,除了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的的改进外,在结构上也有较大改动,其中较为成功的是MP-40Ⅰ式冲锋枪,其大量采用冲、焊、铆工艺的零部件代替MP-38/40式所用的机加工工艺的零部件,其中包括退壳挺、弹匣卡笋、发射机框和节套等。

MP-40最后一款改进型号是MP-40Ⅱ式冲锋枪,其主要是将两个标准的MP-40的32发弹匣联为一体,并在一个特殊伞形弹匣座内横向滑动。当左边一个弹匣打完时,推弹匣座向左,使右边的一个弹匣正好对正供弹口,如此转换达到增大火力持续时间的目的。这种改动使原来的造型遭到了破坏,全枪也增加到5.5kg。据说此画蛇添足之举,是为抗衡苏联红军的PPSH-41冲锋枪。由于这种方式并不受前方欢迎,故其生产数量非常有限,且到1943年底才投入使用,因此配备数量不多。其实把两个普通弹匣绑到一起用,也远比这样改动强百倍。MP-40冲锋枪虽经过多次改进,却一直没有改那个双排单进的弹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由此可见,人总是不能完全摆脱他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局限的。在1940-1942年间,德国的兵工厂总计生产了1037400支MP-38/40冲锋枪,相对而言MP-40产量并不多(注:PPSH在整个二战期间生产了500万支,斯登为400万支),因此即便是在战争后期冲锋枪在德国军队中仍然是一种“奢侈品”,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毛瑟-98K步枪。此外二战中,德军的MP-40冲锋枪也深受盟军官兵的喜爱,并把它称作施迈塞尔(SCHMEISSER)冲锋枪,但事实上MP-38冲锋枪是出自工程师弗尔默(Follmer)之手,而施迈塞尔则根本就没有参加过MP-38或MP-40的设计。

 

mp38

MP-40冲锋枪的机构特点

MP-40冲锋枪的枪枪托展开长833mm,折叠长630mm;握把后弯至弹匣前缘340mm;前后背带环间距387mm;枪托长243mm;枪尾至照门187mm。这一点的设计恰倒好处,以一名身高为1.73m(1.68~1.78m的平均值)的健康男性青年为例,该枪枪托展开时的长度是身高的0.48倍,枪托着地,手正好能舒适地扶着枪口;该枪枪托折叠的长度,与手臂基本等长,是人体宽度的1.5倍,这个长度是最为人乐于接受的长度之一综合考核MP-40冲锋枪的人机功效,可以认为,该枪是总体结构、造型布局和战斗使用三个方面辩证统一的典范,是为实现人机最佳结合考虑周到的冲锋枪之一。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为片状,表尺为U型缺口照门翻转式,射程装定为100m和200m,下方有枪管增强护杆和凸;弹匣与枪身成直角配置;握把纤细,倾角为120°;机匣、弹匣座、护木以及握把上的加强筋和纹理,均与枪管轴线平行,使全枪线形流畅,棱角分明,富于勇猛冲击的动感。加之它黑色亚光的枪身和褐红色的护木与握把护板,使全枪浑然一体,富于沉着、坚实与果敢的个性特点,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实战使用时,MP-40冲锋枪枪声清脆,节奏明快,富于猛烈突击的快感。

MP-40分解图


MP-40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复进簧装在三节不同直径套叠的导管内,导管前端为击针。射击时,枪机后坐带动击针运动,并压缩导管内的复进簧,使复进簧平稳运动。该枪的机匣用钢管制成,发射机框为阳极氧化处理的铝件,握把和前护木均为塑料件。枪口部有安装空包弹射击用的螺纹,螺纹上装有保护衬套。枪托用钢管制成,向前折叠后正好位于机匣下方。

 

此外,让人不禁惊叹的是该枪的设计者对战斗使用条件、环境以及使用的方便性考虑得相当周到。其准星横向可调,表尺射距可换;拉机柄在左侧,左右手射击都很合适。为了避免“走火”,当枪机在前方位置时,可将拉机柄推入机匣拉机柄槽的保险缺口,使枪机不能拉动。当枪机在后方待击位置时,拉机柄可挂在机匣拉机柄槽后端的保险缺口内,不能偶发;该枪的前背带环可左右换向,为各种战斗勤务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左侧按压枪托回转轴上的枪托卡笋,即可展开或折叠枪托。这种结构后来被AK-47S自动步枪采用;为适应乘车作战的需要,MP-40冲锋枪的枪管和战车射孔相匹配。枪管下方的加强支杆用于稳定地将枪口伸出射孔外射击,同时,加强支杆前下部的凸块,可以避免射击时因车辆颠簸将枪口抽回车内的危险。在枪口部旋有枪口套,旋下枪口套,可以换装消焰器或空包弹助退器。准星座前上方的弹簧定位销,可固定兼有防尘和通条导管功能的枪口帽。这些设计后来也都被用在AK-47/AKM系列步枪上。 

另外,该枪在设计上力求使零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以适于各个机械加工厂大批量生产,这一点在战时非常重要。由于枪身大量采用冲压件,也减轻了武器的质量。

 

MP-40冲锋枪的内涵及深远影响

MP-40冲锋枪可以说是一件充满了现代科技内涵的精品。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它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运用了人们在60年代以后才逐步认识并加以关注的概念。60年代初,美国M-16步枪大量使用了铝合金和塑料等一些新的材料,同时也在自动原理和制.造工艺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结构和新工艺。然而,这些所谓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MP-38和MP-40冲锋枪早就开始采用了。就结构来说,MP-38和MP-40冲锋枪抛弃了以前冲锋枪的木质固定枪托、护木,弧形表尺,包络式枪管护筒的结构以及粗大笨重等特点,率先以钢管折叠枪托、翻转式表尺、裸露式枪管取而代之,成为世界上第一支短小精悍的冲锋枪。就材料来说,MP-38以至MP-40冲锋枪在世界上率先采用了模锻成型的铝合金握把/发射机组件,以及模注成型的塑料护木和握把护板。就工艺来说,MP-40冲锋枪大规模简化了制.造工艺,将机匣、抛壳挺、弹匣卡笋等原先是机加工的零部件也改为冲压制.造,使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它的经济性有口皆碑。 由于性能优良,直到60年代仍有一些国家使用这种枪。

MP-40冲锋枪

MP-40冲锋枪的性能数据:

型号----MP-40

产地----德国

口径----9mm

初速----381m/s

表尺射程----200m

理论射速----500发/min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32发

全枪长:

枪托打开----833mm

枪托折叠----630mm

枪管长----251mm

膛线----6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

MP38式----4.086kg

MP40式----4.027kg

实弹匣质量----670g

准星----片状

照门----U型缺口式

配用弹种----9×19mm帕拉贝鲁姆手槍弹

手持MP-40的德军兵人模型

 

NZ德军的象征

 

 

modelman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